主頁柬埔寨「豐榮事工」
願你的心與我一起跳動
文/許英黎宣教士 |2018年10月1日
每次寫代禱信都發現時間過得很快,又三個多月了,而我來柬也接近兩年,同時是我辭去教席五年的日子。今年暑假回港一個月,有人擔心我會否不適應回柬生活,會否捨不得香港。再次離開香港,對父母與家人難免有不捨,但我很清楚柬埔寨才是我現在的家,回港只是一趟旅程。其實,自來柬三個月後回港舉行差遣禮開始,我已經有這樣的心態:「我是屬於柬埔寨的!」我清楚知道,這是神的呼召——即使情感深處非常想念香港的家人。這很矛盾吧?
在此謝謝那些在我回港時,接待過我的弟兄姊妹,你們的愛心與鼓勵,激勵著我繼續走下去。
這次回港多了機會與朋友見面分享。有人問我在面對這麽令人心痛難過的孩子們的時候,我如何自處。記得我的答案是:神給我恩賜,能與傷心的人同哭;但離開那環境,我又能帶著信心與喜樂繼續往前走。
然而我一回柬就面對一個令我最難過的個案——「六歲」(她是女兒之家史上最小的)。「六歲」那小得與其他孩子顯得格格不入的身軀,偶然仍會牽動我的情緒。她只會說幾個單字,仍要用尿片。據説,她三歲時是很「正常」的……那麽,她的傷害會否早於三歲?她在拒絕成長嗎?
在與「六歲」相遇後的兩個禮拜,我們接到一個三歲的個案轉介……,「主啊!」我只能以這兩字回應。或許,神知道我,知道我們還未作好預備,「三歲」沒有住進我們女兒之家,因爲她實在太小,在媽媽身邊會比較合適,我們透過電話教導她母親如何照顧她。
雖然心裡裡難過,但我仍深信主是能將咒詛化為祝福的。短短三個星期,「六歲」的眼神更聚焦,與人也有更多眼神交流,有時她甚至會緊緊地盯著我眼睛,每次與這深邃美麗的小眼睛相遇的時候,我心裡裡都會竭力地大聲呼喊:「耶穌愛你!我愛你!你知道嗎?」我深信唯有愛能讓她甦醒。
婦女之家是今年5月展開的新事工。雖然我們有7年服事女孩子的經驗,但婦女的情況卻更複雜。她們有被勞工販運到馬來西亞,帶著腎病回國的;有被偷運到中國嫁到中國的,那些男人有的付了9萬美金,有的付了17萬美金,但這些婦女只拿到一千或幾千美金。當中有人幸運地遇到愛她的男人,並且生下孩子,但因是非法入境,現在被送回柬埔寨了,能否再回去也是未知。也有因爲受盡婆婆的白眼與欺負,被逼回柬的。當中更多是販賣後被再販運的女性被轉手賣給第二個家庭後,除了體力勞動外,即使不願意,她們的身體也不再屬她們自己。
有一個「幸運」的女人,她遇到了一個好男人,已經生了一個孩子(孩子仍在内地),現在有了7個月身孕,因非法入境而被迫回柬。我問她:「你沒有聽過那些悲慘的故事嗎?為什麽你當初願意冒險?」她答道:「當然聽過,我們都知道這些故事。其實我之前結過婚的,但丈夫只會賭錢、吸毒與毒打我,沒路可走,我想拼一次,最差也是如此!」——這是很多柬埔寨農村婦女的悲歌。
婦女之家除了提供較長期的住宿外,也提供短期住宿,因此怎樣讓這些短期住宿的婦女接觸信仰是我們所關注的。帶她們回教會是其中一個方法。感謝主,上禮拜就讓我見證一個只來了女兒之家兩天的婦女決志跟從耶穌。
作爲一個宣教士,談如何關心宣教士,似乎很尷尬,像在為自己爭取什麽。但我先在這裡申明,我有這感慨不是因爲母會,也不是因爲豐榮,她們都待我很好,很鼓勵與支持我。我感概,是因爲我身邊的宣教士朋友的遭遇。昨天就聽到了兩個故事。一個在柬埔寨外,一個在柬埔寨内。遠的我沒有親眼目睹,只能從她口中了解;但在柬埔寨的那位,我卻是親眼見證她是如何服事,怎樣盡忠,但教會卻一直在打擊她。我的感覺是:在教會眼中,她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器皿,她的存在只為了達成教會的宣教使命。
作爲旁觀者,很氣憤,很心痛。個人認爲,一間教會對待宣教士,應該像父母對孩子一樣。我們不能只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表現,對他們的所有「關心」都只為了他們的學業。我深信,一個宣教士,如果身心靈健康,她定必會緊緊跟隨當初神的呼召,繼續跟神走下去。
教會、差會,請在以下幾方面放對位置:你們要成就的事工,你們的目標,你們「要交的帳」,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關心、輔助你們的宣教士!
主内 英黎謹上